“老外”在中国职场真有特权吗?

   发布机构: HRoot  2019-08-16 08:00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ID:zwgl1991)

记者:朱冬  

责编:李靖


事实上,不管中国人、外国人,职场,是一场真金白银的较量,没有任何一个职场舞台会为碌碌无为者买单。


近期,外籍留学生在中国享受特殊待遇的事件频频曝光,类似的事件从多年的“坊间传闻”变成了新闻事实,一时成为网络讨论的热点。教育部也一再强调“趋同化管理”会成为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的方向。


不仅在高校中,中国企业中也有大批外籍人才。有数据显示,华为的员工来自全球近160个国家和地区,北京中关村地区的外籍从业人员在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破万人。


一向讲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内,在中国就业的外籍人士或者说国际人才们,是否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拥有了职场“礼遇”?职场中的“老外”在中国是被趋同化管理还是差异化对待?
以下是《中外管理》对此进行的走访和调查。


01


外籍人士的求职路比中国员工繁琐得多


早上10点上班打卡,晚上7点准时下班,周六日双休。这是法国人Sam在北京的工作日常。去年离开中国前,Sam已经在中国一家旅游公司工作了6年,负责中国和欧洲的旅游线路咨询事宜。


他对记者说:不管在中国还是法国,以及目前所就职、生活的国家瑞士,求职第一关,对于应聘者而言并无太大差别,基本都需要经历简历筛选、技能测试,HR部门、CEO面试等环节。


Sam谈起入职遇到的中外职场差别,首当其冲的就是工作签证和劳动合同方面的手续。


记者了解到,最新版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2017修改版)中提到: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持Z字签证入境(有互免签证协议的,按协议办理),入境后取得《外国人就业证》(以下简称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在中国境内就业。


关键就是“获准在中国工作的外籍员工必须取得工作签证许可,但与法国、瑞士不同的是,中国要求每年做续签手续,这多少给工作和个人带来一些不便。”现已在瑞士工作的Sam表示:目前瑞士要求工作签证是每五年一签,相比较而言,时间上更灵活一些。


而对此表示同感的还有来自以色列的伊夫(应采访对象要求,使用其中文名)和来自美国的Jeremy。


伊夫,犹太人,2011年来到北京,一呆就是7年。伊夫聊起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国企事业单位从事希伯来语和汉语的翻译工作.同样在入职之前,经历了正规且严谨的招聘流程,学历、工作经历和背景调查。尤其工作许可签证等手续办理完毕,大概用了5个月的时间,此后正式在这家单位工作了4年半的时间。



而在中国一所国际学校担任外教有六年之久的Jeremy同样提到:在中国工作时需要与校方每两年签署一次劳动合同。在中国任教过的两所学校合同期均不超过两年,并且在合同期内也会有相应的考核来判断外教是否适合继续任教。而相比较在自己的家乡美国,类似的教育岗位通常合同有效期是五年甚至更久。


此前负责过海尔海外招聘的某相关领域俱乐部创始人蔡元启,在解读国际人才在华就业的问题时,也提到欧美学生或海外求职者在中国生活,面临的不便利之一就是工作签证和中国绿卡问题。这也是一个客观情况,虽然国家也在积极推出外籍人士在中国就业、生活的绿卡政策,但目前落地速度和落地细则还没配套。


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商事与经济法律委员会委员阿致刚表示: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的岗位应是有特殊需要、国内暂缺适当人选,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岗位。具体还需要办理相应的工作签证、体检、办理居留许可等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的涉外公共服务频道有专门的办理流程指南。这个流程涉及到外国专家局、商务委员会、驻外使领馆、出入境管理局、卫生保健中心、派出所、市公安局等,这些确实需要流程和时间。


这么看,外籍人士的求职路反而比中国员工更繁琐。


02
职场文化差异是外籍员工躲不开的考验


如果说工作签证和中国绿卡等属于在中国入职前的第一层关卡,那么入职后,外籍员工和本土员工有无职场发展、培养、晋升等差别化对待,甚至特别礼遇?


Sam回答说:他在华所工作的公司,由于是一家跨境旅游公司,部门有不少外籍尤其是欧洲籍员工和中国本地的员工。或许是服务类行业的缘故,部门气氛比较轻松愉快,上司也是一个喜欢给大家足够个人空间和自由的领导,大家靠着自己的实力和实际贡献公平竞争,所以每个人的晋升空间和职场机遇是一样的,至少在自己工作的六年里并没感受到和中国同事有何不同。



伊夫也提到在华职场感受:“大家算是比较公平的职场成长环境。要想获得更高的薪酬、更高的职务,肯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为企业作更多的贡献。”由于伊夫任职的是非营利性机构组织,所以并没有感到太强的业绩压力和职场压力,工作方式通常是以和团队同事一起各司其职完成一个个项目。有时大家一起24小时待命、又或者连续一周一同出差,为完成团队工作而努力。


虽然在职场上,外籍员工和本土员工是公平竞争的,但在这些“老外”眼里也不乏一些职场文化上的差异。


Sam告诉记者:首先,法国的年轻人下班后会回归自己的朋友圈和家庭中。但在中国的职场,如果下班后不参加同事聚会和联欢活动,似乎就很难交到朋友。


其次,和法国的慢节奏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工作节奏很紧张。以至于Sam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有法国朋友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工作,对付早晚高峰,我一定会建议朋友在公司附近居住,再买一辆自行车,这样会方便很多。”


最后,在“离职”的问题上,Sam提到中国的职场中,员工离职比法国或者欧洲的离职流程会更简单一些。很多公司员工离职只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公司即可,但是在法国却需要提前三个月告知公司。Sam提到:自己甚至经历过一位周一来入职的新同事周二就辞职了,“似乎同事们并没有觉得很奇怪,但在法国这种事情就极少见。”


03
不同行业外籍人才的职场优势差异很大


除了“老外”自己感到的文化差异导致中外职场的些许不同外,Jeremy也介绍了因行业属性不同而带来的国内外员工不同的职场发展路径。



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初到中国的前两年,来自美国的白人Jeremy以其英语国家的语言优势,获得了北京一所国际学校英语外教的职位。那时候面对的是低年级甚至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们对语言的要求并不高,反而是中国本土的教师们更了解孩子们的文化、学习习惯,更方便和孩子们建立紧密的联系和交流。此时的职场中,外教并不占优势,也不会成为教学主力。 


但到了更高级别的学习阶段,比如:高中、或纯粹的国际学校,外教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因为这个阶段对知识体系、语言、教学水准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外教的语言优势和更国际化的教学方式会更受欢迎。这时外教们就显得比本土教师有更多优势,无疑在晋升竞争上也会脱颖而出。


所以,外籍员工和本土员工的职场差别,在不同的行业似乎有不同的答案,教育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根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新近发布的报告,32%的来华外籍人才倾向于从事商务贸易相关的工作,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行业分别是:生产制造(19%)、IT互联网技术(19%)、教育培训(16%)与金融财务(13%)。


但在中国企业对外籍人才的就业需求中,教育人才尤其语言教育需求处于领跑位置,占44%,远超外籍人才16%的就业倾向,从供需关系上可见外教领域外籍人才缺口之大!但在生产制造等领域,外籍人才因供需失衡而导致的职场优势就明显很少了。



不过Jeremy也补充道:即使在外教领域,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做教师也会有更大的工作压力。中国学生的家长,以及学校会对教师有更多的要求和期待,这也就带来了外教在教学工作中会相应地根据学校和学生家长的一些建议和要求进行自我改进和调整。在美国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多的压力不是来自家长,而是来自于“考试”: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很多测试和考试,在每次考试中去发现学生和自己教学的问题。


可以说,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职场都会有压力,只是压力的来源和方式可能会不同。


04
不管中国人、外国人实力才是“硬通货”


越来越多的企业招聘了大批外籍员工,职场差异和职场矛盾不仅存在于就职期间,同样存在于职场终止之时——外籍就业员工在中国也同样难免会遇到劳动纠纷问题。


阿致刚律师表示:在过往处理的大量劳动争议案件中,不乏外国人在国内就业发生的劳动争议。其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的比例比较高。实际上,有不少聘用外籍员工的用人单位,因为嫌麻烦或者不知道需要办理外国人就业许可等各种原因,没有办理手续。涉外劳动案件类型上也以拖欠工资、提成或奖金,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竞业限制有关的劳动纠纷等为主。



但和中国员工相比不同的是,因这类外籍人士大多不熟悉中国法律,或者考虑维权时间过长和精力投入过多,金钱成本较高等问题,以及维权中如果语言不通还需要翻译、办理委托公证、委托律师代理等等,发生纠纷后采取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权的比例更低。


不过排除这些职场纠纷之外,绝大部分正规企业还是以真才实干来考量员工的价值,即使“老外”也并无特权。


记者了解到,其实并非所有的外籍员工在招聘进公司后都发展成为外籍骨干。有不少外企管理层也反馈虽然大部分外籍人才确有实力,但由于适应不了中国的职场文化,实际上在中国工作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甚至最终被淘汰。看来,外籍人才除了自身的技术实力外,如何增强跨文化的了解,如何与中国的团队有效配合,整合资源也是同样重要的。

END -


万众期待的

“2019 HRoot中国人力资本论坛”

(9.5-9.6)正在火热报名中



复制以下链接至手机浏览器打开,立即了解论坛详情及报名!http://chcf.hroot.com/m.htm

  • 阅读 228,913
/// HRoot(包含移动应用、网页版)是一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内容推荐引擎,内容全部来自内容账号在HRoot内容平台自行发布或授权自动抓取,HRoot不生产内容。以上的本文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机构/发布人、内容账号所属机构或所属人自身观点,不代表HRoot观点或立场。本文内容账号的发布机构/人信息请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发布机构/人名称以了解详情。【复制原文出处链接】
本栏目更多精彩文章
暂无相关数据
最新活动
HRoot官方微信

HRoot微信公众号提供*新的人力资源资讯信息,现在关注即可好礼!

扫码关注
投诉
HRoot媒体矩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使用条款| 隐私政策| 安全承诺|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24 HRoo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1-58215197 沪ICP备05059246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5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