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知识青年:考不上的公务员,脱不下的长袍衫

   发布机构: HRoot  2023-03-20 09:52


春节过后,不少企业意料之中地遭遇了“用工荒”、“招工难”,而这样的现象几乎每年都在上演,通常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为主。2022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营销员、汽车生产线操作工、快递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家政服务员、保洁员、保安员、包装工、车工位列前十。


另一边,劳动力市场严重过剩问题更为突出。根据教育部的预计,2023年我国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1158万人,再加上22届的毕业生大约仍有7成左右尚未找到工作,不少应届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图片

2016-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增长率


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用工荒,这两者之间有无相关性?

----------------------------------------------------------------------------------------------

撰文|波波尔科夫斯基


寒气透体,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不难看出,存在“招工难”的行业几乎清一色都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普遍较低,以量取胜,薄利多销为主。正因为利润低,必须严控成本,特别是人力成本,所以用工需求通常是根据业务订单量变化而变化,没有固定的需求。

 

与此同时,曾经无数学子向往、承载奋斗理想的“大厂”梦也在近些年开始逐渐破灭,花式裁员、996、资本冷血压榨的戏码不断轮番上演。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里,迷茫的年轻人们急需一处可以遮风挡雨的避风港,而“体制内”似乎是那处唯一可以停靠的港湾,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较为明确的上升通道、稳稳的铁饭碗......。

 

根据2022年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消息,当年报名最终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共计招录3.12万人,报录比约为68:1,突破200万大关的醒目数字引起广泛关注。自2009年至今,国考报名人数已连续14年超百万,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为105.2万人,之后每年报名人数均保持在130至140万左右,到2022年突破200万大关,创历史新高。


图片

公务员考试考场外的考生等待入场


在这条窄窄的独木桥上,杀出重围谈何容易?成为别人上岸的“背景板”才是绝大多数考生的缩影。

 

更可怕的是,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这是一条有去无回的“不归路”。他们有的中断了职业生涯,有的还没毕业就为此倾尽所有,这场考试对于他们而言,几乎就是生命中唯一。如果没有成功,那就再继续奋战第二年、第三年、第n年,没有退路,没有Plan B。

 

“孔乙己的长衫”


最近一段时间,“孔乙己文学”一词冲上热搜,配有导语:“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字里行间,学历仿佛已不再是那叩开美好生活的敲门砖,转而变成了如今下不来的高台。一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描述的那样:“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长衫”代表读书人身份,却不得不因为生活窘迫而“站着喝酒”。


图片

鲁迅笔下“孔乙己”的漫画形象

 

这样的场景今天也在上演着,年轻人们在公考、考研中一次次屡战屡败,在求职路上不断碰壁,最终心安理得地“体面”啃老,却鲜少有人放下“身段”去找一份无论什么工作来自力更生。

 

不可否认,对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出生在千禧年的大学生毕业生们来说,现实生活实在太过“骨感”,在疫情中度过了三年大学时光,毕业又遭遇“最难就业季”,青春更夹杂着迷茫。

 

他们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会找到相匹配的工作岗位,拥抱幸福生活;而在就业市场中,实际上不太容易找到心仪的岗位,“海投”的简历没有回音。即便找到了工作,或许与预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差。于是便将“孔乙己”的形象与自身进行人生境遇上的“挂钩”,发出了戏谑、自嘲般的感慨。


图片

不少教培机构在“公考热”中觅到商机

 

现实带来的焦虑心情自然可以理解,但如果将“高开低走”的锅完全甩给学历,反而显得作茧自缚。其实,学历和知识绝非“长衫”,而消极、逃避、不敢面对现实的思想枷锁,不会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长衫”。

 

某种程度上来说,孔乙己的可悲之处,恰恰在于他不愿意放下面子,宁愿偷窃也不愿意自食其力,再加上他虽然拥有知识却不会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这些才是束缚住他的“长衫”。

 

解铃还须系铃人


“就业难”与“招工难”遥相对望的实质终究是就业者与招聘者的期望无法达成一致,要想破局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从事制造业或服务业?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钱少事多”——薪资没有竞争力,或者说,薪酬与劳动强度、工作时间不匹配。其实某种角度而言,“用工荒”“招工难”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不是招不到人,而是难以招到能接受低待遇的人。加之90后95后已成为这个时代生产力的主力军,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除了薪资待遇之外,对于自由的渴望远超父辈,日复一日、千篇一律地做同一件事,在他们眼中毫无吸引力。最后就是制造、服务行业给予外界的传统固有认知以及社会对从业者的认同感不足,从事制造业就是“工人”,从事服务业就是“伺候别人”的固有标签也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


图片

求职市场中制造行业招聘遇冷

 

尽管国家当前鼓励发展职业教育、灵活用工,在宏观层面为多元的就业方式畅通渠道。但是在社会舆论中仍然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职业荣誉感。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大力推广下,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而现在,世俗意义的成功被定义成了“赚大钱”、“进大厂”、“做高管”,社会环境、财富结构的影响导致上述目标成为很多当代青年的奋斗方向,如果从事其他行业的“荣誉感”骤降。要更正这种片面认知的情况依然道阻且长。

 

而作为年轻人而言,也该意识到,学历不是学利。一旦失去该有的利,学历就一文不值,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对真正的读书人,学历不仅仅是利,更是经历,是大义。个人眼界的拓宽、内心世界的丰富,以及对这个社会的回馈,这才是读书带来的真正财富。

 

最后,对当下的社会而言,营造平等、宽容的就业氛围尤其重要。推动社会公众更好地共情和理解年轻人,支持“灵活就业”,将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社会落到实处,才能让更多青年不被束缚,心无旁骛地勇敢追梦。同时,高校需要完善更加贴合时代需求的培养计划,帮助学生实现学业与职场的有机衔接,个人前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匹配,让学生不再因有学历没能力而错失理想工作,并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


图片

大型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

 

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务工,“年轻人都去打工了,谁来种地”这样的忧虑也一度令人感到焦虑。但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拉开帷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到农村,来到农村,带着更科学的方式投身生态、种植、养殖业,或者经营网店、民宿等注重生活方式与品质的工作,为身后的学弟、学妹们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参考。

 

一言以蔽之,薪资待遇的提高、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保障的完善、成才空间的拓展,都是能够有效提升行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对于“成功”与“不成功”的定义也理应变得更多元。当年轻人能从中找到足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行业的吸引力和活力自然就回来了。


本文系HRoot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来源:HRoot)。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如因版权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阅读 233,988
  • 3
  • 1
/// HRoot(包含移动应用、网页版)是一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内容推荐引擎,内容全部来自内容账号在HRoot内容平台自行发布或授权自动抓取,HRoot不生产内容。以上的本文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机构/发布人、内容账号所属机构或所属人自身观点,不代表HRoot观点或立场。本文内容账号的发布机构/人信息请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发布机构/人名称以了解详情。【复制原文出处链接】
本栏目更多精彩文章
暂无相关数据
最新活动
HRoot官方微信

HRoot微信公众号提供*新的人力资源资讯信息,现在关注即可好礼!

扫码关注
投诉
HRoot媒体矩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使用条款| 隐私政策| 安全承诺|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24 HRoo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21-58215197 沪ICP备05059246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562号